论和声概念的形成发展

2022-07-17 03:16:37

音乐
Technology is the first productivity
你需要更多技术含量~


拉赫曼尼诺夫: 练声曲, 作品34之14




论和声概念的形成发展

和声学是音乐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和声概念是人类在认识、研究音乐实践的过程中,把感知对象的共同特点加以归纳、概括并对后来的学习者起到引导的作用。本文将从和声概念的产生、巴洛克时期的和声、古典与浪漫时期的和声、二十世纪以来的和声等四个阶段的和声概念与内涵进行阐述,论述其发展和演变,希望能对音乐学习者描绘出和声概念的发展轨迹。 ——如何把握钢琴演奏中和声的色彩感?



我们都知道,和声学是音乐专业学习者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尤其是在目前这种国际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交流的时代背景下来学习音乐专业更是要熟悉、掌握直到能对和声学这门课程进行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然而,有很多学习者不了解和声学的发展历史,对所学习的和声技法进行孤立地认识,从而不能深入到和声语言的内在本质,也就不能掌握和声发展的规律性,这是很不可取的! 

千百年来,音乐在人类的实践中不断进步,人类对音乐的认识也随之而发展。“和声学”一词的词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 


一、和声概念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自从人类社会形成,声音就成了信息传递的媒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早已伴随生活自然萌生的简单歌唱逐渐有了自觉的认识。中世纪教会时期,音乐已成为宗教礼仪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受音程的度数、音程的协和与否及数比例之间的关系而创立了“和声”一词。最初有“和谐”“协调”等含义。拉莫斯•达•帕列哈(罗马,1440―1491)说:“和声是几个声部和谐的结合,而音乐是这种和谐的产物,音乐是精细与美妙的结晶。” 

中世纪(约公元5-15世纪中叶),音乐在当时艺术中占据主要地位,形式各异的音程结合都有相应的发展,三、六度音程获得了与纯四、五度音程同样的认可。法国莫城的主教兼作曲家、诗人菲利佩•德•维特里(1291-1361)在其短论《新艺术》中所阐述的“更加自由灵活的节奏”理念及后来邓斯泰布尔(1390-1453)所称为的“泛协和音”――三个音垂直组成和弦的新的记谱法出现及“节奏”的丰富,推进了“和弦”产生速度,这也许是三和弦的雏形阶段。同时,盲人音乐家兰迪尼(1325-1397)所创的“兰迪尼终止式”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人们对“和声”这一概念的感性认识,并逐步应用到各种题材的作品中。 



二、巴洛克时期(1600―1750年)的和声 

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逐渐由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转移,形成了完整的以T、D、S为中心的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利用不协和音做调性转换并使和声进行富有动力和情感色彩的变化,说明和声已经初步具有一个较为完备的基本形态。数字低音的出现,使低音与旋律获得了独立性。1722年,法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家、音乐理论家拉莫的《和声学基本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和声学由此成为一门与主调织体相联系的,研究大、小调和声体系的学科。至此,“Harmony”一词,才真正地用来代表“和声学”,具有了特殊的、音乐技术的意义,为近代和声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十六世纪意大利音乐理论家、作曲家扎里诺(1517―1590)在其《和声规范》一书中所讨论的调式中主音与属音的协调、统一;音程关系稳定与不稳定的协调、统一;各旋律线条之间的协调、统一等内容则被重新整理,纳入专门的范畴,其中有的被纳入到律学范畴;有的被纳入到“音乐理论基础”范畴;有的被纳入到“复调音乐”范畴。 



三、“古典”与“浪漫”时期(1750――1910年)的和声 

这一时期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丰收期,这一时期,和声的概念和巴洛克时期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可以称为“音乐织体的各音在纵向和横向关系上的协调一致”。但是,这一概念下的和声学内容却有了很大的变化。 

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年),以S―D―T为序进方式的和声语言已被确认为一种典范。但是,D―T的正格进行依然占主导地位,下属功能S在这一时期具有促成调性转移的作用,并且有时扮演着调配色彩的角色。D7、SII7、TSVI以及副属等和弦的出现,都将和声学这一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大。 

浪漫主义时期(1790―1910年),和声成为表现浪漫主义音乐色彩的重要工具。在巴洛克时期和古典前期和声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大量的辅助音、经过音、先现音等和弦外音不断涌现、扩大和自由使用,七和弦与九和弦以及半音法和转调在乐曲里的经常出现,不仅扩大了和声范围及表现功能,还增强了和声的色彩。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调性布局、终止式等是音乐语言的重要语汇。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在调性处理时尽可能地将它扩展到更远的边缘。和弦使用上从使用协和三和弦到使用各种七和弦、九和弦等高叠的不协和和弦;和弦解决上从有预备引入和解决的不协和和弦到大量没有准备的和不解决的不协和和弦;调性转换上从近关系转调到极远关系的转调、半音化和声或调性模糊等等都有所体现。应该说,浪漫派末期,调性和声已发展到极限,促使人们去开拓和声概念与内涵的新天地。 



四、二十世纪以来的和声 

音乐艺术的发展总是与音乐体系的发展密切相关的。音乐形式总是要以音阶、调式、调性等因素作为基础的。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和弦三度结构的瓦解以及大、小调体系的解体,和声概念与内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多个和声体系并存的局面。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根据传统和声进行发展,即应用三和弦、七和弦等以及不受传统和声中各种法则的限制的转调;另一类是突破传统和声,将大、小调式以及和弦构成的原则一概废弃,调性或有或无;第三类则是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和声。因此,相同概念的和声技法在不同作曲家的作品中不再是统一的模式,而被用来表现作曲家个人特殊的风格。“Harmony”一词的概念又回到了十七世纪之前,即失去了特定的含义,变成了“许多混杂要素的统一,是不同要素的相互一致”。正如美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森特•佩尔西凯蒂所说:“20世纪的音乐有着豪放大胆的陈述,纤细优美的润饰,幽思遐想的瞬间和不受严格模式的约束的抒发开展;有着把多种多样的素材集结在一起的大胆实践和强大传统式的各种手段。”俄罗斯著名音乐理论家霍罗波夫对二十世纪以来的和声也提出的“以合理选择的中心成份为基础,而形成的结构成份相互关系”这一有广泛影响的和声概念。 

对于二十世纪以后的和声来说,协和的三和弦只不过是理想的音响之一,此外,由于人们对不协和和弦有了新的审美观,和声给作曲家提供了为自己的作品选择符合他本人的个性气质、思想趣味的和声材料以最大自由,不协和和弦不再是不好的音响,它与协和和弦一样,变成了能表现美好情景的声音,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富有特性的声音。因此,有怎样的材料构成原则,就可能产生怎样的材料形式和怎样的和声语言及音乐风格。这些材料可以是音程、音程组、和弦、和弦组、音组、音列或者十二音,也可以是其它派生的成份。总之,二十世纪以来的和声概念,是对包括传统和声在内的、多种和声体系的归纳性认识,反映了它们的共同逻辑。 

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进程,和声作为音乐的一种独特语言表现出其迷人的魅力,充满了多样性与独特性。本文仅在一定范围内对各个时期的和声概念与内涵作了梳理。其实和声的概念与内涵不能也不可能简单地用音乐史上的某个时期来概括,只是随着人类历史及作曲技法的的发展而不断改变,我们应该感谢这些不同时期的作曲家们为和声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对于和声概念与内涵的未来发展,我们是不可能预测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和声”一词的概念与内涵将会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本文原载《大舞台》;往期钢琴演奏经验:1、什么是钢琴演奏时手腕一定要遵循的重要“法则”? 2、学习音乐,你该这样练习一万小时!3、机械重复只能事倍功半,如何有效弹好钢琴练习曲?4、你会正确区分钢琴演奏中的技术与技巧吗?5、什么是走向钢琴演奏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 6、“我不是为现场的观众,而是为心中那个‘理想’的观众而弹。” 7、学乐器的人,最可怕的是什么?8、“钢琴就是我的自我”,辉煌的技术是钢琴演奏的前提,但深厚的文化修养会使演奏放射出更灿烂的艺术光芒!9、教学与学习中,如何理解并提升演奏艺术的灵魂?10、我们能从俄罗斯钢琴学派教学法中得到哪些启发?11、识谱能力差?按以下几点练!12、男儿有琴不轻弹,只因未到调琴时!13、弹奏中的节奏感好都是指什么?14、提高学生的练琴效率,这两个方面要注意!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句容古典无调性音乐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