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小传】哈恰图良

2022-07-10 00:59:35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

 А•И•Хачатурян

)1903年6月6日——1978年5月1日),苏联作曲家,指挥家。亚美尼亚族。以《钢琴协助曲》和芭蕾舞曲《加雅涅》而知名,节奏活泼的《马刀舞曲》即出自该剧。

哈恰图良的肖像。

      生于亚美尼亚梯弗里斯,自幼受亚美尼亚及高加索其他民族音乐的熏陶,十九岁开始接受音乐教育,1922~1929年就学于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后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37年作为研究生毕业。1951年成为该两院的教授。

      青年时期,受西方现代音乐的影响,他的作品还以热情、乐观、富于色彩、旋律丰富和高度的技巧性见长。1935年的《第一交响曲》和其后的作品即有所体现,其独特的旋律音调,强烈的和声语言,复杂的节奏型态等,都与亚美尼亚的民间音乐有着联系。

      他的其他作品包括《幸福》(1939年)、舞剧《加雅涅》管弦乐曲《马刀舞曲》即出自其中,《假面舞会》(1944年)《斯巴达克斯》(1953年)以及电影《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配乐等。还有《第三交响曲》,一首大提琴交响曲、一首小提琴交响曲和无数短小作品。

      除从事音乐创作外,他还从事指挥和教学活动。1939~1948年任苏联作曲家协会副主席。1952年任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和格涅辛音乐师范学院教授。1954年获得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1959年获得列宁勋章。

1983年纪念哈恰图良而发行的邮票。

      马刀舞曲是哈恰图良的舞剧《加雅涅》中的一支舞曲,作于1939年,首演于1942年,是描写库尔德族出征前的一种战斗舞曲。

      1957年5月,歌剧在莫斯科首演时,配乐增至50多首。该曲后改编为手风琴曲、钢琴曲、小提琴曲和木琴曲等。该曲广泛利用亚美尼亚农村民歌、山地民歌、民间器乐曲等,对待民间艺术的态度极富创造性。和声语言清新独特,用崭新的手法将欧洲音乐的调性体系和亚美尼亚音乐的调式结构结合在一起,使东方曲调的特征得到了更充分的表现,至今任然是广大听众以及音乐爱好者喜爱的一部作品,其魅力经久不衰,至今仍是很多交响音乐会和琴独奏音乐会的保留曲目。

扫码关注

微信:龙外俄语系

微博: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俄语系

编辑:于人浦

2017级俄语系

审核:李木溪

2016级俄语系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句容古典无调性音乐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