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走了一个时代——悼念音乐大师皮埃尔•布列兹

2022-07-31 02:46:17


皮埃尔·布列兹 (1925~2016)
  2016年1月5日,法国作曲家、指挥家皮埃尔·布列兹(Pierre Boulez)在德国巴登—巴登的家中去世,享年90岁。
  布列兹出生于1925年3月26日,父亲是一位工程师,家庭希望他继承父业,从事钢铁工业领域的相关工作。而布列兹本人也在理工科的课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数学。但他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最终改变了人生方向。

  布列兹18岁的时候,离开家乡前往巴黎,师从当代音乐大师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学习和声,莱博维茨(René Leibowitz)也使他对十二音体系、无调性音乐有了扎实、深刻的认识。



  1955年,30岁的布列兹凭借着自己的作品《无主之槌》(Le marteau sans maître)成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曲家,并相继谱写出了《记谱法I-IV》 (NotationsI-IV)、《乐句》(Sur incises)等等深刻影响当代音乐发展、丰富作曲技法的作品。1977年,在布列兹的倡导下,法国巴黎资助创立巴黎蓬皮杜中心“声学、音乐研究协作学院”,成为当代音乐重要的实验基地。在艺术理念上,布列兹认同由作曲家勋伯格提出的“十二音体系”,并认为这是音乐艺术的发展方向,应该得到作曲家的普遍认同。

  “从不保守”是布列兹留给人们的突出印象,他率先使用计算机进行创作和编曲,对电子音乐有着深入的了解,提倡录音技术的发展以及唱片载体的变革,并且始终关注着流行音乐的发展。或许正是这种“专注”与“开放”,使布列兹成为了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音乐大家。

  除了作曲领域的杰出成就外,布列兹还是一位卓越的指挥家。尽管他一直坦言,是因为想更多上演自己的作品才偶然接触指挥领域的,但凭借极高的音乐素养和作曲家的敏锐直觉,他在而立之年后,开启了自己的指挥生涯。他先后在克利夫兰管弦乐团、BBC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和芝加哥交响乐团担任指挥,并与维也纳爱乐乐团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留下了大量精彩录音。对于他特别钟爱的“五位巨人”——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勋伯格、贝尔格和韦伯恩的作品,布列兹的演绎堪称权威,是具有文献意义的录音版本。而他对于瓦格纳音乐的复杂与宏伟也十分青睐,布列兹在1976年拜罗伊特音乐节中指挥《尼伯龙根的指环》,完成了这个史诗般的四部联剧首演百年的宏大庆典。从巴洛克到维也纳古典乐派,从晚期浪漫主义到印象派,作为指挥家的布列兹仿佛在做一个梳理西方音乐发展脉络的大实验,在每一个领域,他都拿出了足够有分量的诠释。



  瓦格纳 《齐格弗里德牧歌》

  笔者对于布列兹演绎的马勒作品格外钟情,无论是他在DG录制的《第六号交响曲“悲剧”》、《大地之歌》,还是近年与柏林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合作的《第二号交响曲“复活”》、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演绎的《第七号交响曲“夜曲”》,都是兼具清晰织体与浪漫情感的精湛演绎。

  古典音乐频道有多部布列兹大师指挥演出的高清实况,今天,让我们重温这些瞬间,缅怀这位艺术巨匠。



马勒 《第二号交响曲“复活”》 第五乐章选段

选自布列兹80寿辰音乐会

大师,一路走好
  从指挥大师库特·马祖尔,到中国合唱艺术奠基人马革顺,从作曲家金湘,到“业余的”马勒专家吉尔伯特·卡普兰,再到如今的布列兹,对于音乐界来说,这个冬天,真的很冷。我们注定要目睹一个时代走远,一批大师离去,但他们的艺术,必将持久地为我们带来温暖。


本期内容:高建

页面排版:高建


国 家 大 剧 院 · 古 典 音 乐 频 道

「听音乐精品·看经典视频」

订阅号:gdyypd

手机、平板客户端:大剧院古典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好音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句容古典无调性音乐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