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学大家谈:唱中文歌学汉语

2022-07-25 18:01:58

十多年前,一个盛夏的傍晚,鹿老师和小伙伴在食堂吃完晚饭之后回到教室,开始了晚自习的第一项例行任务——做《英语周报》上的听力练习。出乎意料地,那天听力的内容竟然是英文歌曲Lemon Tree,听完之后需要把挖空的歌词填出来。印象中,这是我第一次盼望做听力的时间可以更长一些。


音乐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将音乐元素融入到汉语教学之中,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这种教学方法是否适用于所有学生?在选择歌曲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为此我们邀请了二十多位经验丰富的培训专家、汉语教师和教学研究者分享自己的看法。这些分享既有宏观的教学原则,也有微观的教学方法。我们将不定期整理发布。您可以点击关注“外研社国际汉语”,关注后续精彩内容。本期的分享嘉宾是崔恩祯、甘婷婷、李淑珍、林宛芊、吕崇伟、王巍(按姓名音序排列)。


嘉宾简介

(按姓名音序排列)




崔恩祯,先后毕业于韩国釜山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目前在韩国首尔教汉语,是韩国大教彩虹教育集团 HSK讲师、Siwon-School HSK代表讲师,有十二年的汉语教学经验。崔老师的HSK课堂十分有特色,也深受学生欢迎,著有《新HSK 한 권이면 끝 6级》(东洋出版社)、《HSK 3~6级综合书》(Siwon-School)。




甘婷婷,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硕士,先后就职于新加坡教育集团、上海英国学校,现任教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国立学校。甘老师曾教授过K-12各年龄级别的学生,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其编著的《甘老师的教学法宝》即将在外研社出版。




李淑珍,1980年至今在台北美国学校担任中文老师,拥有近四十年的丰富教学经验,不仅是汉语教学史的缩影,更是K-12儿童汉语教学的宝库。




林宛芊,美国纽约霍夫斯特拉大学TESOL硕士,美国少儿汉语教学专家。现任大纽约地区中文教师学会理事,北京语言大学教师进修学院客座教授,College Board特约教师辅导员。著有《飞向中文》《中文百宝箱》等多套中小学教材及教师辅导书。




吕崇伟,澳大利亚悉尼Chatswood中学语言学系负责人,同时也担任星期六语言学校Chatswood校区的课程协调员,在澳大利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已有二十多年,著有《边唱边学》系列图书。




王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国家汉办志愿者、外派教师选拨及《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考试考官,多次赴英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进行教师培训。《汉语乐园》《美猴王汉语》等少儿汉语教材的主要编创者,著有《国际汉语教师课堂技巧教学手册》一书。


Q1

用歌曲教中文有哪些利与弊?


@崔老师

歌曲教学对学生的词汇学习很有帮助,但歌词中的语句与日常用语不贴切,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率比较低,同时因为旋律的原因,学生体会不到歌曲中的声调,容易出现不重视声调的问题。


@李老师

用声音和肢体的表达来强化文字的内容及意义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通过歌曲、歌谣可以自然而然地切入和介绍与主题相关的词句以及故事。这样做不仅能够缩短教学时间,还有利于用多元的方式来评估教学成果。


@崔老师

歌曲教学对学生的词汇学习很有帮助,但歌词中的语句与日常用语不贴切,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率比较低,同时因为旋律的原因,学生体会不到歌曲中的声调,容易出现不重视声调的问题。


@王老师

1983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拥有语言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形体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界智能这八种智能。我们认为语言智能应该与其他多元智能有机结合,互相促进。随着青少年第二语言学习的日趋低龄化,语言教学也逐步担负起开发青少年其他类型多元智能的责任。汉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训练手段如果与多元智能理念结合,必将为创建科学性、趣味型汉语课堂探索新路径,极大地推动汉语教学的发展。


歌曲作为音乐智能的表现形式,在少儿汉语课堂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可以把拼音、汉字、词语、句型各种操练编成歌曲的形式来呈现。这样一方面使得青少年的音乐智能与语言智能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使汉语教学的方式多元化,在音乐中学习汉语,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枯燥乏味地学习,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歌曲的运用,除了韵律还可以配合各种形体表演,学生还会与小组其他成员合作完成表演,在此过程中,人际交往智能、空间智能等也会得到应用及发展。所以,歌曲教学绝不仅仅是为了趣味性,更有助于实现少儿汉语教学的科学性。


儿歌的运用在少儿汉语教学中是必要的,这点毋庸置疑。但是从我本人从业的经验来讲,我比较反对将歌曲教学视为“”的这种极端型想法。编写并使用一些儿歌,就掌握了少儿汉语教学的秘籍了吗?当然不是,汉语教学的方法技巧是有系统性的,歌曲只是其中的一种教学手段。所以不要过分夸大歌曲的作用。我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说因为老师总是让他唱歌,而他不喜欢,也唱不好,所以不想再去那个老师的汉语课堂了。因此建议教师将歌曲、课堂活动、语言操练、文化活动、手工制作等有机结合起来,不要每堂课都千篇一律地重复一种教学方法。尤其在早期的语音教学阶段,在学生的汉语语音及声调尚未达到标准时,教师应谨慎选择用歌曲进行拼音教学,否则会对其发音产生干扰,带来负面影响。



Q2

歌曲教学适合什么样的学生?


@崔老师

在韩国,歌曲教学的对象一般是儿童,成人教学中出现的比较少,一般作为成人教学的辅助。

点击收听歌曲(崔老师提供)


@吕老师

歌曲教学适合所有年龄层的学生,包括小孩和成年人,但是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年龄层来选择合适的歌曲。


@甘老师

歌曲教学本身应该适合几乎所有年龄段的学生,但歌曲教学的比重要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来决定。总体来说,对于语言水平高且学习动机强的学生,歌曲教学像锦上添花,可以调节学习的节奏,但单纯的歌曲教学很难满足学生提高语言水平的需求;对于语言水平低且学习动机弱的学生来说,歌曲教学更像雪中送炭,能让学生快速记住一些词,也可以使学习汉语这件事变得不那么无聊,也不那么难。


@李老师

音乐是无国界的,因此学生的年龄段或背景没有太大的影响。但这种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老师。有的老师本身对唱歌就没有兴趣,所以就比较难点燃学生的热情。建议那些本身对乐谱不太熟悉的老师在介绍歌谣时,可以利用节拍或乐器打击的方式导入。



Q3

在选择歌曲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林老师

在选择歌曲时,有一些原则可以遵循,比方说:适合学生年龄段、曲调熟悉、节奏清晰、内容具体、歌词简单易懂、曲调重复、可以配合手势、学习主题明确、有语言文化特色、尽可能有延展活动等。


@吕老师

歌曲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程大纲、学生的成熟度和心智发展阶段。歌曲跟课程设计要吻合。以Chinese in Context(近母语组)高考课程为例,周杰伦的《听妈妈们的话》完全适用于教学大纲规定的第二个议题“在当代社会中保留传统与价值观(Traditions and value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教师可以利用歌曲和学生探讨对“听妈妈的话”这个主题的看法。


选择歌曲时,需充分考虑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预定结果(Outcomes)。一个学年教几首歌曲要根据具体的年级、课程决定。只要歌曲符合教学主题,或者歌词中的语言点、文化点适合,就可以把它融入教学,作为整个教学单元的一部分。以歌曲《客人来看爸爸》为例,它的歌词是“客人来看爸爸,爸爸不在家,我请客人先坐下,再去倒杯茶”。这当中涉及了语言点,如“先……再……”,同时也涉及跨文化的教学,如“中国人喝茶与西方人喝咖啡”的讨论。这首歌既适用于小学生,也适用于十一二年级的初学者。


此外,歌曲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成熟度和心智的发展阶段,比如《小星星》这首歌适合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但就不适合中学阶段的学生了。


@王老师

教学用的歌曲要精心选编,可以选择中国的传统儿歌,也可以选择学生所在国的儿歌,并进行相应的改编。选词选曲与教学内容、教材和教学对象要相契合,而且要本着适度的原则来安排歌曲教学。



Q4

在汉语课堂上应该怎么教学生唱歌?

应采用什么步骤?

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甘老师

课堂上的歌曲教学方法大致包括三个阶段:歌曲导入和教唱;和听说读写结合的练习和测试;学生将学习内容进行再创作(比如上台表演、在家拍一段演唱的录像、重新进行编曲等)。


我想重点说一下第一个阶段。在导入之前,教师可以测一下学生的已知信息。比如在教学生唱《茉莉花》之前,教师可以先问一下学生“有哪些词可以表示‘好看’或者‘漂亮’?”“大家知道哪些花的名称?”,等等。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开始看一遍歌词。第一次播放歌曲的时候,我一般要求学生不要唱出声音,这样可以让学生觉得唱歌是一种需要等待的“特权”,而不是被要求执行的任务,同时,这样做也可以让水平低一点的学生有时间熟悉相关词汇后再和大家一起唱。如果少了这个步骤,那些特别爱表现或者语言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就有可能会用错误的腔调开始唱歌,这样也会给那些内向慢热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第二次播放歌曲的时候,教师也最好根据学生的情况,指定他们可以唱的部分,比如教《茉莉花》这首歌时,可以先和学生说他们只可以唱高潮的部分。第三次播放的时候,再让学生唱完整的歌。


@李老师

虽然唱歌是用声音导入,但是在介绍时,放些和主题相关的照片、图片、影片,可以让学生建立视觉上的联结。例如,如果教授的主题是动物的话,就可以先放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切入的是什么主题。


在课堂上,一开始先播放歌曲给学生听个两三次,不急着介绍歌词,让学生先熟悉曲调。这时候就有一些学生会跟着哼,虽然他们不知道歌词和内容。等课堂气氛活跃以后,再分段介绍歌词,利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带学生融入歌词。不过,不一定要要求全部歌词学生都掌握到位。


如果歌曲是通过影片播放的,这个时候可以暂停,看图介绍新词和句子。如果是“洗脑歌”,这个时候提问就很重要,要不然会局限在固定的句型和词语里。同一首歌我也会到不同的网站去找,所以学生每次进来虽然会会听到同样的歌曲,但是有不同的动画。尤其是小朋友,他们很容易被吸引。


熟悉歌曲之后,就可以开始教学生认歌词。这个阶段学生一边唱一边指读汉字歌词。我会把歌词都打印在一个小册子上面,字体都很大。歌词分为拼音版和汉字版,先认读拼音版,然后是汉字版。如果是需要学会写的汉字,我会用虚线将字打印出来,学生就可以直接在歌词上描写。高年级的同学可以让他们试着改编和创作,学生都乐在其中。


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学生能够很大方地打开歌曲本唱给他们的父母亲听,即便没有音乐他们也唱得很好,父母亲都很骄傲。有的父母还会问这是什么意思,孩子都能够很自信地告诉他们这些歌词的意思。


@吕老师

在课堂上,我会使用吉他来教学生唱歌,而且会进行一些准备活动,比如单词、句型的练习,猜字的游戏;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也会有竞赛活动;学生学会歌曲之后,会进行后续的强化活动,比如进一步练习认字和书写汉字,或者让学生自行改编歌词等。

教学时,除了乐器以外,还可以用视频、录音机、CD等,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录制,学生非常喜欢听到自己的歌声。


在歌曲教学中还应注重差异化教学。歌曲本身的吟唱可以不分程度,但歌词作为一种文本,完全可以实现差异化的教学。比如设计歌词练习时,可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练习A、B和C。“练习A”适合初学者,如二语或非华裔学习者;“练习B”适合有一定语言基础的学生,如海外出生的华裔学生;“练习C”可以比较有挑战性些,因为它适合语言程度较高的学生,如刚移居海外的母语学习者,或者语言水平很高的二语学习者。我通常会根据学生的程度来分派作业进行不同的练习,鼓励做到“练习A”的同学努力往“练习B”加油,能够做到“练习B”的学生努力往“练习C”加油。总之,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虽以同一首歌作为共同的学习材料,但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各取所需,实现真正的差异化学习。



Q5

如果教“动物”这一主题,您推荐什么歌曲呢?


@李老师

《十二生肖》

《两只老虎》

《丑小鸭》

《我有一只小毛驴》

《小白鹅》

《小蝌蚪找妈妈》


@吕老师

《狼与小孩》

《大象》

《两只老虎》

《小老鼠》

《龟兔赛跑》

《小毛驴》

《捕鱼歌》


点击收听相关中文教学歌曲:




栏目统筹 | 鞠慧

编辑 | 吴晓静 杨飘 

美术编辑 | 张敢当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外研社国际汉语   

欢迎分享与转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句容古典无调性音乐社团